庫存管理的績效考核體系具體包含了哪些內(nèi)容呢?
更新時間:2022-12-16
張仲豪
豪仕供應鏈職業(yè)技能體系創(chuàng)始人
原美贊臣中國公司供應鏈總監(jiān)
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碩士
它包括了五大類八項內(nèi)容,
第一大類,庫存信息的及時準確。
這里面我們考兩個指標,一個叫最大時差值。什么意思呢,也就是倉管員把這批貨收到倉庫里,放在貨架上,然后到電腦上去改這個數(shù)據(jù),請問這個之間的時差是幾個小時?這個時差越大。庫存的準確性就越差。
第二個就是每次盤點的帳實相符性。
第二大類指標就是避免缺貨。這個指標我們考的就是庫存服務水平。比如客戶給我們下了100次訂單,有多少次訂單由于沒有這個料啊,不能按時交付給客戶的。
第三個叫規(guī)模效益。每次訂貨我們進貨進多少比較好?我們一方面要考慮盡量減少庫存,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顧忌采購成本和生產(chǎn)效率,兩者兼顧最佳的平衡量是多少?
第四個是降低庫存資金的積壓,這里面我們要考的第一是這個物料放在倉庫的平均庫齡。第二個就是庫存周轉(zhuǎn)率。
第五大類就是減少庫存的損耗。這里面我們考的第一個是盤損率,這個指的就是放在倉庫的貨品,數(shù)值對不上的,不見了。第二個叫庫存損耗率,這個指的就是東西還在倉庫,但是搞壞了,不能用了,過了期了。
各位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,請關注我相關的課程,以了解具體的內(nèi)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