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做好倉庫的儲位管理?
更新時間:2023-01-17
1 目的
指導(dǎo)公司各相關(guān)部門在進行倉庫的儲位管理時所應(yīng)遵循的原則和方法。
2 適用范圍。
適用于公司所有的倉庫儲位管理工作。
3 儲位管理的KPI指標(biāo)
3.1 倉庫平面利用率=有效面積÷總面積(有效面積:應(yīng)放物品的面積)
3.2 立體庫倉儲成本率 =倉儲
總費用÷總托盤數(shù)
3.3 平均有效面積實用率= 平均實存面積÷有效面積(注:平均以周、月、季、年)
3.4 單位工作量的費用=倉儲費用÷儲運工作量
4 倉庫的常規(guī)布局
4.1 收、發(fā)貨區(qū)
4.2 中轉(zhuǎn)區(qū)
4.3 儲存區(qū)
4.3.1 類別定位區(qū)
4.3.2 類別隨機區(qū)
4.4 通道
4.5 辦公、休息區(qū)
4.6 設(shè)備存放區(qū)
5 定位法與隨機法的比較
6 如何提高倉庫的有效利用率
6.1 倉庫設(shè)計時,尋求最佳總面積(庫容要求與最佳總面積的兼顧)
6.2 不同庫位擺放的利用率比較
6.3 庫品不同存放方式的改進(隨機法還是定位法)
6.4 過道應(yīng)窄些
7 立體倉與平面?zhèn)}的比較
8 倉庫物品如何歸類
8.1 按照材料屬性歸類
8.2 按照項目(工單)屬性歸類
8.3 按照進庫日期歸類
9 倉儲物品按照揀貨要求如何分類
9.1 按照出貨頻率分(頻率高)
9.2 按照先進先出(或批號性進出)
9.3 按照搬運難易程度分(難度大)
9.4 按照盜竊的難易程度分(很容易)
9.5 按照體積大小分(體積大)
10 是否就地設(shè)倉的判定依據(jù)
11 如何減少倉庫的臨時爆倉
11.1 及時掌握未來一定時期的進出貨變化量(1個月)
11.2 事先做好臨時租倉的準(zhǔn)備
11.3 進貨量臨時增加時,要求進貨部門提前通知倉庫(3天)
11.4 倉庫預(yù)留一定量的儲位,便于應(yīng)急
上一篇:如何提高倉庫盤點的有效性?
下一篇:如何做好倉庫收貨入庫管理?